近日,贵州黔南经济学院、断杉镇新场村2025年“七一”双向组织生活会暨帮扶工作座谈会在断杉镇新场村村委会举行。会上,校村双方党政领导为光荣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奖章,全体参会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并重温入党誓词,就深化校村合作、助力乡村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断杉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新场村挂村领导许德波表示,校村之间需进一步深化校村合作,以“党建+产业”“党建+旅游”“党建+教育”的思路,不断推动新场村在产业、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
“聚焦乡村振兴,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学校需发挥人力、智力等方面的优势。”贵州黔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杨大平表示,校村要持续促进学习和交流,深化校村合作模式,加强基层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机制,以学校人力、智力优势进一步推动乡村各项工作见成效。
围绕乡村发展,校村双方立足实际情况,进行交流发言,并指出要在本地资源剖析、长期发展规划、产业营销渠道挖掘、产教融合探索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各个乡村振兴项目有效落地,真正实现乡村经济、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会后,学校党政领导向新场村张春和等15位老党员、贵州黔南经济学院3名支教学生进行了慰问。
近年来,贵州黔南经济学院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学校共选派200余名师生到9所村小学支教,选派基层服务教师、驻村干部和支教学生开展基层服务工作800余人次,选拔教师形成科研课题100余项,着力打造学校育人品牌的同时,以人力、智力全面助力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断提供贵州黔南经济学院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