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品牌奖励,着力政策扶持。通过运用政府推广的策略为企业的品牌服务,2018年1月,州政府办印发《黔西南州品牌奖励管理办法》,设置品牌奖励资金,鼓励企业提质增效,积极申报各级品牌,以品牌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自品牌奖励办法实施以来,各级财政共拨付奖励资金1796万元(其中州级财政承担732万元,县级财政匹配1064万元),惠及全州189家企业(组织)256个品牌项目。
实施品牌培育工程,着力打造黔西南品牌。立足国家有关政策和黔西南州实际,聚焦特色食品、酒、红糖、茶叶、医药、饮用水、石材、旅游商品及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先后组织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工作,截至2020年,全州共有54户企业列入贵州省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名单。以薏仁米、糯食、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推广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精深加工产品品牌。加快培育“结构优质工程”“黄果树杯”等工程质量品牌,三年来,共创建优质主体结构工程18个,贵州省黄果树杯优质工程2个,贵州省水利工程优质(甲秀)奖1个。借助“贵州绿色农产品网”推动黔西南州优质农产品黔货出山、风行天下,截至目前,全州共获得贵州绿色食品认定企业12家,产品18个。加强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州共有4A级景区10家、3A级景区24家。品牌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成为发展的动力。
实施质量示范带动,着力强化以质取胜。支持和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标准和品牌价值,积极培育农产品商标品牌,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州实有商标12254件,其中农产品商标3300余件。强化企业“以质取胜”战略意识,扩大知名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示范带动品牌创建,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球形或类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法和应用”(ZL201610827828.3)发明专利,被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2020年贵州省高价值专利。
(通讯员 魏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