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贵州·益童乐园”为山区困境儿童点亮快乐童年

发布时间:2020-09-02 10:59:16      来源: 贵州网
  “面对困境儿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儿童尤其是困境儿童因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风险,需要社会的关爱与保护。关爱儿童,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凝聚慈善力量,协同推进,才能形成合力。在省民政厅、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省慈善总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了“善行贵州·益童乐园”项目。

  项目起源于2018年“生态文明与反贫困”高峰会议,会上,贵州省慈善总会与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壹基金和困境儿童关爱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携手优质资源在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各建设一个“益童乐园”。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也是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条件。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搬迁总规模188万人,共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站点946个,其中县城安置点354个,安置人口1472450人。据测算,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县城安置点共计约有10万名以上6岁-14岁儿童搬入,他们需要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环境,融入新社区,认识朋友,了解生活环境,跟上学习进度等。

  “善行贵州·益童乐园”为社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特别是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到新址的家庭子女提供了课外辅导、文体活动、安全教育、文化传承、社区融入、心理支持等常态化服务,帮助和缓解这些搬到新家的孩子们面临的成长陪伴、德育教育、社会服务支持等问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2018年7月8日,晴隆县三宝乡阿妹戚托小镇“益童乐园”首站开园。在这里,不仅有专职社工的全程陪伴,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搬迁儿童过集体生日、学习彝族阿妹戚托舞蹈、剪窗花迎新年、参加苗族芦笙文化活动,阿妹戚托小镇的孩子们拥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快乐童年。“益童乐园让我变得自信、勇敢,也学习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一位经常参加益童乐园站点活动的学生说。

  “阿妈(老师),你手上的苗绣是怎样绣出来的?”,“阿妈(老师),这个银饰的图案是什么?”走进黄平县谷陇镇“益童乐园”非遗文化传习坊,里面摆满了刺绣、蜡染、银饰等民族工艺品。孩子们围在非遗传承老师的身边,认真学习着民族手工艺。站长宋友乾说:“非遗文化室是特意为民族地区孩子打造的特色内容,希望学生能在乐园里学习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之花在孩子们的童年绽放。”

  从晴隆阿妹戚托小镇,到雷山城南,再到黄平谷陇,益童乐园的站点布局稳步推进。2019年7月26日,试点一年的“益童乐园”项目正式全面启动。项目计划用3至5年时间,利用字节跳动公司的网络流量优势,结合壹基金、贵州省慈善总会的慈善品牌和专业优势,汇聚网络爱心力量,在全省354个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逐步建立“益童乐园”,为安置区儿童提供安全友好的活动空间。

  截止到今年7月底,全省益童乐园共计服务儿童300274人次,志愿者参与4589人次;8月,全省益童乐园站点共计建成60个,总计投入达1150万元。到2020年底,将建成100个益童乐园站点。

  从0到1,再从1到百,随着“益童乐园”站点的不断增多,“善行贵州·益童乐园”项目逐渐成为贵州关爱困境儿童的靓丽品牌。

  长期服务于“益童乐园”的志愿者杨洁说,“益童乐园”对偏远地区的孩子及家长有益处,通过专业社工等不同人员的教学和帮助可以让孩子们开阔视野,通过站点资源也可以让孩子们用到平时生活中没有用过的工具。

  除了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无忧无虑的童年,项目负责人之一,贵阳市众益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心主任严培文认为,“益童乐园”项目也提升了专业社工、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能力,发挥了慈善公益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服务社区发展的作用,积极探索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方支持参与的“互联网+儿童关爱+扶贫”的农村儿童城市社会融入、新型扶贫搬迁社区综合发展创新模式。

  现在,“益童乐园”平台的搭建为本地企业参与公益提供了良好的阵地和渠道,多家企业组织员工及客户到益童乐园站点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公益性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寒暑假期间,益童乐园站点成为多家高校社工专业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多个站点承接了国内数所高校的社工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在站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丰富了搬迁社区儿童的暑期学习和生活。

  “善行贵州·益童乐园”项目的“六化”实践:

  一是“常态化”“专业化”。“益童乐园”是的一个跨界别、多元合作的公益项目,这里面有政府、企业、基金会和社会组织几方的身影,与传统的留守儿童项目不同。过去,留守儿童项目主要靠政府支持、社区执行,在资源和执行力上存在不足,儿童服务不能很好实现专业化、常态化进行。服务儿童需要固定专职人员,人员建设、收入问题都要解决,“益童乐园”打破了这些瓶颈,多方合作支持使得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常态化进行。现在,“益童乐园”每60个站点组建成一个网络,在活动开展、内容创新上,各个站点间能够相互支撑、交流学习。

  二是“标准化”“特色化”。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县城周边地区,不同地域的留守困境儿童面临的问题不同,比如有的社区儿童需要物资援助、有的需要心理疏导、还有的需要才艺发展。每一个“益童乐园”站点,都会针对不同社区的区域特色和儿童问题,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站一特色”设计,尽可能满足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不同需求。

  三是“网络化”“现代化”。目前,“益童乐园”正跟专业院校、专业机构合作,在服务内容上不断升级。下一步,“益童乐园”还将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深化并完善服务内容,探索多种不同的服务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供更高层次、涵盖范围更广,更为丰富多样的服务。

  “通过“益童乐园”这一聚合社会相关方力量的平台,以互联网+教育+公益的项目模式,为关爱和服务困境儿童,助力阻断贫困基因的代际传递提供有益的公益产品实践”,益童乐园项目负责人说。

相关热词搜索:童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