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狠抓产销对接 助推农产品增值增收

发布时间:2020-05-09 10:45:07      来源:铜仁新闻网 梵净云天客户端

  收割、装袋、称重、搬运上车……近日,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新民坝区,正在装箱的货车已装过半,十几个工人相互合作,一切井然有序。

  “这些蔬菜都是运往贵阳市云岩区的定点保供蔬菜基地。”贵州梵净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秦说,公司采取订单式蔬菜销售方式,还在铜仁、广东、苏州等地建立起销售营运平台,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3月,印江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引进贵州梵净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木黄镇打造5000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项目。今年,不愁销售的代秦计划扩大到7800亩,将辐射带动新光、乌巢、荣光3个村1563户4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是脱贫的关键,“铜货出山”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途径。近年来,我市以“四个市场”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销对接工作,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品牌创建工作,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借力打力 用好对口帮扶市场

  2018年3月,苏州食行生鲜公司在万山签下了第一单2.5万余斤新鲜香菇,通过公司手机APP平台,几天就销售一空,首次将万山香菇搬上了苏州等东部城市市民的餐桌,并得到的广大市民的高度好评。

  近年来,铜仁与苏州通过两地企业开展直供直配合作,逐步实现苏铜两地产销直供、质量可溯、食用放心的目标,加快铜货出山步伐,"梵净山珍"不断走进苏州市民家庭。

  我市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及特色产品,紧扣苏州市场需求,选准食用菌等一批主打特色农产品,以“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公共品牌为引领,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大力拓展农产品苏州市场,在苏设立梵净山珍展示中心,对在苏“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农特产品销售窗口进行授牌,目前设立的展示中心、专柜、销售窗口达31个。

  除此之外,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印发支持铜货出山产销对接奖励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具体实施细则,扩大“铜货出山”奖补范围至苏州及沿海市场,并安排东西部专项资金500万元,对产销对接“铜货出山”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

  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完善“铜货入苏”供应链,积极与苏州相关部门对接,多渠道筹集资金帮扶完善农产品流通环节配套设施建设,引进苏州食行生鲜、万山亿创公司、鸿海集团3家企业入驻,提高该市季节性农产品的错峰销售能力,切实提升流通效率和供给质量,仅去年全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农产品销售就达7.2亿元。

  电商发力 做好线上市场

  每天早上8点,张智红熟练地打开电脑,登录淘宝店号,查看最新的订货信息。多年在外打工的张智红看见铜仁电商快速发展,在政策的扶持下,和丈夫在碧江区火车站开了一家名为“二八食品店”的淘宝实体店。

  “现在每天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淘宝,看看有没有顾客订货,有没有问题咨询等,好在第一时间回复他们,处理订单,满足顾客需要。”张智红说。如今张智红的淘宝店越做越大,目前已与碧江区瓦屋乡、和平乡、灯塔街道的马岩村等地对接,每天差不多有2000件的发货量,年营业额据估算有近1000万元,逐渐成为“碧货出山”的重要平台,带动不少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这是我市大力发展电商推进“铜货出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大力加强政府牵头作用、广泛发动行业企业参与、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抓手,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产销对接机制,着力建设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带动大群众增收致富。

  随着我市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我市加强与商务部电商扶贫频道精准对接,销售全市农特产品,深化与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合作,培育农村电商扶贫市场主体,目前全市有网商网店6114家,畅通了我市农特产品出山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成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此外,我市积极探索发展“1+10+N+3”农商互联产销对接模式,组建1家市级龙头集配企业,要求10个区县各组建1家县级龙头集配企业,链接N个产业基地,拓展市内、市外和线上3个市场。目前,市级集配企业梵投农业产业公司已与碧江、万山、松桃、江口等区县的16个500亩以上坝区达成辣椒产业合作。

  补齐短板 做强本地市场

  如何畅通铜仁农特产品流通渠道,搭建农业产业产品稳定长期销售平台,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推动铜仁农产品不断“泉涌”,持续“出山”,更好助力脱贫攻坚,我市一直在探索。

  坚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物产供一方人”,这是方法。我市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本地农产品供货时间短、物流成本低、便捷新鲜、生态健康等特点,全面提高农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各级强化组织抓落实,健全“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超市等“六进”活动,以定向直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段时间,在沿河自治县官舟镇黄龙村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羊肚菌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人采摘购买。“今年新冠疫情对基地羊肚菌的销售影响不大,每日采摘的羊肚菌都被抢购一空。”基地负责人说,目前基地还和贵阳4家公司签订了销售协议,周边的印江、德江和重庆市的酉阳、秀山等县的许多餐馆都在我们这儿订购羊肚菌。

  今年是我市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沿河首当其冲,而农产品产销对接是当前产业扶贫的最关键环节,如何把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格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沿河领导层看来,培养壮大农产品流通主体是关键,该县充分利用县内大华超市、华联玛客2家保供大型超市、沿河山峡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17家营养餐配送企业以及县内商贸流通企业,加强"农超对接"、"校农结合"力度,销售本地农特产品,大力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鼓励各类商贸流通企业与县内17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发展订单农业,鼓励产销一体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开展配送业务。

  为让"铜货"充实内在,让"出山"更有实力。我市着力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重点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不断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另外我市大力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市成功培育出梵净山茶、沿河空心李、德江天麻、玉屏黄桃、梵净"仙菇"等农特产品,全面打响"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等特色品牌,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如今,越来越多的"梵净山珍"正依托自身原生态的特质,搭乘上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逐步实现"风行天下"目标。

   (记者 罗旭)

相关热词搜索:农产品 苏州 产销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