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三个三”推进搬迁群众市民化

发布时间:2020-11-27 09:42:20      来源:碧江区政府办公室

  碧江区“十三五”期间承接易地扶贫搬迁55872人,其中,区内5131人,沿河、松桃、印江跨区域易地搬迁群众50741人。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任务,碧江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型治理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持续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帮助搬迁群众加快从农民转变为“新市民”。经验做法被《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入选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推进“三个覆盖”,实现社区多元治理

  一是党群组织全覆盖。坚持用最好的地段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主城区和碧江开发区规划建设9个安置点,析置正光街道、铜兴街道,配齐配强领导班子,负责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各项工作。在搬迁群众较多、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设城市社区,成立社区党(总)支部,按城市社区标准配备社区“两委”干部。同步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目前,全区9个安置点共成立8个工会组织、8个团组织、7个妇联组织、3个少工委组织,从搬迁群众中发展工会会员3271人、妇女代表6387人、共青团员425人、少先队员2907人。

  二是多元主体全覆盖。以共驻共建共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动辖区内社会组织、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定期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党建联席会,推动党建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项目建设联推、服务难题联解、精神文明联创、社区治安联防;创建“智能平安小区”,成立综治服务中心,推行“综治+社区警务+司法+”的“3+N”大综治工作体系,将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室、网格包保力量纳入统一管理,共同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工作;以楼栋为单位,探索“四员一长”(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邻里互助关爱员、社会治安巡逻员及楼栋长)管理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三是教育引导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组织,整合领导干部、区级讲师、劳动模范、优秀职工等先进模范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志愿讲习队伍,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进社区80余场次,宣传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政策,引导搬迁群众常怀感恩之心。广泛开展“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主题活动,邀请4名先进妇女代表,与搬迁群众分享创业、治家体会,推动搬迁群众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引导搬迁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增强“新市民”身份认同感,培育“主人翁”意识。

  突出“三大驱动”,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一是园区带动就业。依托铜仁·苏州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引进农夫山泉、同德药业、好彩头、百丽鞋业等200余家企业落户园区,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定期组织园区企业到安置点召开招聘会,方便搬迁群众选岗就业。2019年园区持续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示范区。2020年疫情期间,扎实开展“留雁”行动、“送雁”行动,逐户走访、摸排,建立安置点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积极与园区用工企业对接协调,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是龙头拉动就业。实行“农业龙头企业+基地+搬迁户”“专业合作社+搬迁户”等模式,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搬迁群众利用扶贫资金和有效劳动力入股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裕国菇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建设3000万棒食用菌生产基地,实行承包大棚1年免租金优惠政策,目前,1135户易地搬迁农户签订了种植意向协议,其中400户和46余户土地流转户与公司签订了大棚租赁协议,预计实现年保底收入2.4万元以上。实行“基地+车间”发展模式,鼓励企业、致富带头人在安置点创办扶贫车间,搭建铜仁市华恒藤制品厂、正浩鞋厂等就业扶贫车间10个,提供就业岗位680个,吸纳劳动力就业500余人。

  三是培训推动就业。全覆盖走访摸清搬迁群众基本情况,了解就业创业需求,分类建好就业意向台账,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定期随访,动态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推动搬迁群众就业。搭建培训服务平台,成立就业培训服务中心,根据搬迁群众就业需求,采取“政府培训+企业签约”的合作方式,针对性开展建筑、保安、家政、制鞋、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订单式推荐到企业就业。截至目前,安置点累计开展就业培训3653人次,促进就业2377人。对培训后有实力、有意向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统筹用好“小额创业担保贷款”“青扶贷”等贷款优惠政策,为搬迁群众提供创业资金支持。

  搭建“三个平台”,实现阵地共建共享

  一是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根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按照不低于150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搬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党团建设、就业指导、日间照料、卫计服务等窗口,让搬迁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办理业务。推行10分钟便民服务圈、10小时限时办结制、10公里就业辐射面“3个10”工作机制(即:安置点配套建设学校、医院、超市、农贸市场等设施,步行10分钟内均能到达;建设“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设立劳动就业、低保登记办理、合作医疗缴纳等30个服务窗口,群众办事限时10小时内办结;依托城区各类经营主体以及园区企业,提供10公里范围内就业岗位)。设立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配备法律顾问7名,开通法治扶贫“绿色通道”,为搬迁群众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累计提供法律援助30件、接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

  二是搭建文体活动平台。突出开放性、实用性、多功能性的特点,整合社区各方优势资源,规划建设文体活动广场,拓展居民群众公共空间,为搬迁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个、体育健身房4个、图书馆(室)4个、文化馆1个、乡愁馆4个,更好满足搬迁群众日常生活娱乐需求。紧扣搬迁群众工作和生活需求,建成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2个,按照“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原则,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文化水平,加快推进市民化转变进程。目前,已开设培训班12期,培训学员600人次,响塘龙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被团省委挂牌为省级试点夜校。

  三是搭建关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建成5个青年之家、3个职工之家、4个妇女之家和日间照料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健身房、绣娘家园、乡愁馆、亲子活动中心等多个服务平台,为搬迁群众提供学习、心理咨询、体育锻炼等贴心服务。健全完善移民搬迁社区中小学校、卫生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学校11所,增加学位1.2万个,调配教师353名,搬迁群众子女入学率达100%;新建成卫生服务中心6个,新增床位19张,配备医生、护士27名,满足搬迁群众就学就医需求。推进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有效衔接,更好保障搬迁群众市民化。

相关热词搜索:群众 社区 企业 市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