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李敏:庆幸当初我没“逃”

发布时间:2020-12-10 09:52:55      来源:毕节日报

  我是纳雍县龙场镇人社中心驻龙场社区的90后驻村干部李敏。2016年11月参加工作后,抱着“驻村工作应该轻松自由”的心态,于2017年3月申请驻村。

  当我满怀信心地到村工作的第一天,就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节奏弄得焦头烂额。各种电话通知,要求当天就要完成若干工作任务,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我,在焦急和烦恼中哭了。

  勉强坚持了一年多时间,我终于感受到驻村工作事事具体,工作任务件件压头,也从脱贫攻坚工作中明白了“锅儿是铁铸的”含义。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原以为驻村工作应该轻松的我,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怀疑自己可能做不了一名合格的“战士”,甚至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2018年5月的一天,也是我递交辞职申请两天后,我帮扶联系的贫困户张怀飞老人听说我要辞职,抱着自己喂养的1只土鸡对我说:“听说你要辞职回家,为了感谢你对我们家的帮扶,我没有什么贵重的礼物送你,这只鸡你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那天晚上,我心里五味杂陈,翻来覆去睡不着。“不行,我绝不能在关键时候退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选择了坚守。

  我虽不能给社区和贫困户带来大项目,但我可以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一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从解决细小琐事中实现自我价值。2019年10月23日凌晨3点,接到贫困残疾人杨余明的求助电话,说他媳妇李芳婷要生产,但他却没法送往城里医院,我马上联系朋友的车将其妻送到县医院。因其孩子属于早产,必须立即送入抢救室治疗,我又立即到孕婴店帮忙把孩子住院所需物品购买齐全,直到医生说孩子已经安全才离开。

  要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和其他队员白天走访或整理相关资料,晚上就抽空带着社区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去贫困户家,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做,苦口婆心地劝、耐心细致地讲,看到他们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卫生有起色,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兴奋。社区个别贫困群众厨卧不分,我带领社区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为他们送去补短板的沙发,当起“家政服务工”,整理规划出“三室”。

  由于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脱贫攻坚工作,而身为孩子的妈妈和丈夫的妻子,我深感自责和愧疚:孩子独自上下学,有时加班回到宿舍,孩子都睡熟了;有时候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两地分居、远在安顺的丈夫调侃我们变成了“季度夫妻”,我安慰他脱贫攻坚“功劳簿”上会为他记下一笔!

  如今,脱贫攻坚战即将迎来圆满收官,我庆幸,在这场战役中选择了坚守而没有变成“逃兵”;我欣慰,从村庄的变化和群众笑意中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

  (记者 刘瑾)

相关热词搜索:工作 孩子 贫困户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