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舟镇:脱贫攻坚战犹酣

发布时间:2020-04-19 14:17:59      来源:铜仁日报

  官舟镇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大镇,2014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49户14493人,贫困发生率22.26%。全镇有贫困村20个,截至目前,已出列18个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74%。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开展脱贫工作。同时以“9+2”区县支持沿河产业发展为契机,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带动,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提升群众收入。

  结对共建战贫困

  4月,官舟镇马脑村食用菌示范基地,成排的菌棒铺满了田野。

  “一期基地占地107亩,共计投放春木耳51万棒,预计年产干木耳28.05吨。”马脑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张文静告诉记者,马脑村食用菌示范基地总建设面积300亩,包含地栽区与挂袋大棚两个种植区,分两期建设完成。目前,一期基地已摆放了菌棒。

  张文静表示,马脑村食用菌示范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务工等方式,在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产业发展收益按照“811”利益联结模式分红(利润的80%用于贫困户分红、10%用于奖励表现突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和优秀务工人员、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将产业发展红利惠及群众。

  自沿河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以来,全市各区县(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9+2”共同支持沿河产业发展。其中,官舟镇食用菌基地是我市实施“9+2”行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支持沿河自治县发展农业产业的重点项目。该基地将有效带动马脑村、白马村、黄龙村等7个行政村的1362户5331名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2户1011人。

  产业带动促增收

  在官舟镇大桥村辣椒基地,一排排绿油油的辣椒苗长势喜人,农户正忙着除草、施肥、灌溉等各道工序,一派繁忙。

  据悉,大桥村土地贫瘠、土壤层薄、土壤中砂石多,种植农作物有限。早些年,村民靠种植烤烟维持生计。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群众把低产农作物调下来,把效益好的经济作物调上去。大桥村也不例外。

  大桥村辣椒种植产业按照“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同时,产业发展收益按照“721”利益联结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分红。

  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也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官舟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百社”等富民强村工程,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围绕“一镇一特色产业”“一村一优势品种”超前谋划辖区产业布局,确保全镇每个村有一个特色种类、一个优势品种。

  在此基础上,大桥村发展壮大“短平快”产业,着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能人引领致富路

  从官舟镇往前行驶,沿途可见山尽水出,水流山动,房屋成排,十几分钟后到达水库村。水库村属三类贫困村,全村辖12个村民组,共有585户2133人。早年,水库村严重缺水,附近村民为满足生活需要,通过人力开凿,硬生生挖出了一个“水库”,人畜饮水问题才得以解决。“水库村”也因此而得名。

  不甘平凡、不甘落后。水库村以水为名,也因人闻名。61岁的刘左富便是其中之一。刘左富是名退伍军人,退伍后一直在家“谋事业”。

  2019年11月,刘左富从四川成都引进了柑橘——耙耙柑品种,入土栽种。4月,1.5万株果树发出嫩芽。刘左富表示,他引进的耙耙柑,目前全部存活,且果树一年时间可挂果,次年进入丰产期。今年腊月他种的耙耙柑将销往市场。

  尽管如此,刘左富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些“退缩”。2016年,刘左富租地种花椒。2018年,受天气影响,花椒全被冻死,前前后后亏损上百万,刘左富非常难受。但想到亏损巨大,又不得不振作起来。去年,刘左富几经打听,得知县里面对产业发展带头人有帮扶政策,他这才重拾信心,放手大干。

  目前,刘左富的果园每天有30余人在务工,下一步他预备在果树下套种辣椒。果园收益后,可直接带动周边5个村366人增收致富。

相关热词搜索:群众 水库 大桥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