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上下同心勠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0-01-08 16:41:41      来源:毕节日报

  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碧海阳光移民新城

  大方县纯种安格斯牛第五育种场

  威宁迤那苹果基地配送车间 (记者 徐冰洁 摄)

  威宁雪榕公司金针菇包装车间

  大方县雨冲乡仙女峰茶场

  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毕节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户,既抓好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又抓好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黔西县、大方县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七星关区、织金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展示了试验区精神的坚韧和荣光。

  上下联动,培养担当实干队伍

  ▲▲▲

  2019年,是毕节市农发行高级业务副经理林星亮到金沙县五龙街道小里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六个年头。原本只是一年的“驻村”工作,却在小里社区3600余名群众的挽留下,干了两年、三年、四年……林星亮说:“我是来扶贫的,只要他们需要我,我就要留下来和他们一起搞发展!”

  这些年,林星亮吃住在小里,围着群众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小里社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像林星亮一样,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从农户家中到施工现场、从田间地头到山林水渠,毕节市1万余名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受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毕节市作为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在脱贫攻坚战中,各级组织部门、选派单位、乡镇党委切实加强对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全面发挥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尖刀班和主力军作用,集中精力、集中火力,打响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秋决战”等硬仗。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毕节市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识别、选用干部,全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值得信赖的脱贫攻坚队伍。同时,建立完善“联县、帮乡、驻村、入户”攻坚打法体系。

  压实“联县”责任。在原1名市委常委联系1个县(区)的基础上,重新配强深度贫困县联县帮扶力量;配强“帮乡”力量。24个贫困发生率10%以上的贫困乡镇实现了市级领导联系帮扶全覆盖,162个市直部门联系帮扶3个深度贫困县的93个乡镇,实现了市直部门帮扶纳雍、威宁、赫章3个深度贫困县所有乡镇全覆盖;强化“驻村”帮扶。从市、县、乡三级部门选派3297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驻815个深度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于10%的村开展帮扶,在741家民营企业参与1035个村(其中贫困村664个)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引导有帮扶实力的14家非公经济组织,结对帮扶全市贫困发生率最高的14个贫困村。同时,整合10个群团组织的资源力量,在全市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深度贫困村设立群团工作站,助力脱贫攻坚;做实“入户”遍访。按照“四到工作制”要求,村第一支书、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扶贫特岗入户进行遍访,精准摸清情况,帮助理清思路,制定脱贫措施,宣传扶贫政策,完善“一户一档”资料等,不断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扶贫工作满意度。

  产业扶贫,增强脱贫造血功能

  ▲▲▲

  每天,在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针菇包装车间,工人都在忙着给金针菇打包、装运,这些鲜嫩的金针菇通过几年来消费者舌尖的验证,目前已流向全国各地千家万户的餐桌。今年30岁的卯升平和妻子在车间主要负责中包打包,每人每月有3500元左右的收入,夫妻俩一个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工资,因为收入稳定,离家又近,他俩特别满意;

  在金沙县桂花乡贵州龙凤国凯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养殖场,公司引进的300头黑母猪和仔猪全部进入规范化的双层发酵圈舍,工人们正在进行过渡期的管护,确保成活率。这些黑猪品种是通过杂交改良的,目前该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建设双层非接触发酵床新型养殖场1.25万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饲料混配车间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2019年,赫章县紧盯调减玉米15万亩的目标任务,按照“县级4个5000亩”“乡(镇)级4个1000亩”的要求,突出抓好领导示范点打造,结合季节时令加快土地翻耕、整地育苗,播种移栽等生产工作,加快种植进度,集中发展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带动全县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种植7.77万亩,其中县乡领导示范点种植6.57万亩,其它区域种植1.2万亩。为农村产业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19年以来,全市各县(区)按照省、市要求统一部署,纷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共同发展蔬菜、水果等主导产业的同时,聚焦“一县一业”,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布局。如七星关区相对连片种植蔬菜、大方县相对连片种植皱椒、黔西县相对连片种植高粱、金沙县相对连片种植茶叶、织金县相对连片种植皂角、威宁自治县相对连片种植苹果、赫章县相对连片种植核桃。此外,合理调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其中,低效玉米种植面积减少200余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同比新增蔬菜种植面积77万亩,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3.5万亩,新增中草药种植面积21.4万亩,新增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2.2万亩。

  按照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组织方式。2019年,全市15568个合作社中,正常运行的7867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9.86万户33.44万人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努力实现贫困村都有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目标。

  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

  “以前没有房子住,过年回家只能住亲戚家,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住进新家的甘大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甘大能是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元岩村人,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房屋破损得无法居住。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现在,他们一家和其他的移民搬迁户一样,终于在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碧海阳光移民新城有了自己的房子。

  该安置点占地面积约750亩,总投资5.18亿元,总建筑面积76.8万平方米,总计建设156栋楼。其中有135栋住宅、18栋商业楼、2所幼儿园、1所小学,项目可安置七星关区34个乡(镇、街道)搬迁群众6381户28994人。

  大方奢香古镇龙场驿扶贫商业街,是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共安置搬迁群众2880户12501人。这里,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扶贫微工厂车间里,工人们每天都在忙个不停。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与室外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产业配置是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的方式之一。”九驿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永利介绍,目前,该安置点已先后引进珠绣、服饰、漆器、蜡染、农民画、竹艺、箱包等7个扶贫车间、扶贫微工厂,培训相关从业人员2104人次。

  近年来,毕节市全面落实“六个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的重中之重来抓,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现代农业、园区用工、技能培训等有效对接。同时,相继出台各类配套政策,建立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从“培育特色产业,培养劳动技能,创造就业条件,落实扶贫政策,提高保障能力”等方面对搬迁群众进行精准帮扶;帮助安置在行政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群众发展产业,达到“户户有脱贫项目,人人有增收门路”的目标;帮助城镇安置户做好劳务输出就业培训,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就近、就地就业。 “十三五”期间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全市已累计搬迁入住28.5万人。

  新年的钟声早已敲响,但毕节脱贫攻坚的鼓槌和号角却没有停息,相反,它正以更加猛烈和磅礴的气势,在毕节试验区的土地上愈发奏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动人乐章。今年,尚未脱贫的县区进一步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力度,力争按计划实现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

  (记者 刘燎 徐冰洁 郑林华 摄)

相关热词搜索:毕节市 群众 大方县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