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回眸

发布时间:2020-01-13 15:36:28      来源:黔东南日报

  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共计391个(其中:国家级94个,省级297个),命名挂牌数量位列全国、全省各市州之首;共有140家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数量名列全省首位;391个集体和888人分别荣获国家和省、州表彰;2019年12月9日,国家民委命名黔东南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这是近年来我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组组数据是我州奋力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的有力佐证。

  建立有力机制 筹划美丽新愿景

  坚持把党的民族政策、法理法规、中办发65号文件精神纳入全州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把关、亲自落实,坚持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为抓手,2019年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工作5次,州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创建工作7次。常态化召开民族工作联席会议等,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民族工作。州县成立专门创建机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州县乡村四级联创、统战民宗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每年州级财政落实人均1元创建经费,县市按照人均2元的标准予以保障。

  “把创建工作作为全州‘强基工程、亮点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思想引领,奋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我州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路上斗志昂扬。

  紧扣民生关键 搭建生长好花房

  丰厚的民生红利,是创建工作的民心基础。一路走来,州委、州政府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惠民政策留下了清晰而坚定的足迹,各族群众享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我州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抓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96万公里,142个乡镇实现了半小时内上高速。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2013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32万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6.2万户,目前正在全面改造4.5万户“人畜混居”。

  惠民政策、民生投入、民心工程无不充盈着我州民生“成绩单”,勾勒出我州群众生活日益幸福美好的蓝图,展示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欣欣向荣的景象。

  文化繁荣发展 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州始终坚持“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的要求,出台了贵州省第一部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整州列入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力支持民族文艺作品创作,拍摄了《侗族大歌》等电影电视,打造了《银秀》等一批精品剧目。运用党的民族团结进步理论武装干部、教育和鼓舞群众,培育了“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新时代黔东南精神。把创建工作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2019年12月9日,我州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并给予“黔东南州的生动实践,探索出富有民族自治地方特色的创建之路,为贵州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作出贡献,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探索了宝贵经验”的高度评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最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我州已逐步形成了省、州、县(市)三级逐级命名的选树先进典型机制,定期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培育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树立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标杆”。

  如今,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苗、侗、汉等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平等相处,共同描绘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的幸福美丽新画卷。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全国 全州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