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一粒茶籽化石的品牌效应

发布时间:2020-10-13 11:56:54      来源:黔西南日报

  嘉宾们参观清韵茶园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10月10日,纪念茶籽化石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现场观摩会在黔西南州召开,近80名省内外嘉宾齐聚茶籽化石发现地晴隆县,为晴隆茶籽化石实现“点石成金”把脉开方,为全州茶产业实现“破茧成蝶”建言献策,助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

  晴隆县地处云贵高原中段,是世界茶树起源地和世界茶文化发祥地,种茶历史悠久,早在100万年前,晴隆就是野生茶树的生长之地。1980年,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在晴隆被发现,一时轰动海内外,据记载,晴隆茶叶种植至少有600年历史。

  当天,观摩团一行先后到晴隆县阿妹戚托感恩馆、晴隆县茶籽化石发现地、清韵茶园、晴隆县茶业公司苗圃基地、晴隆县3000吨精制茶叶加工厂等地参观考察。

  在茶籽化石发现地,观摩团认真聆听了茶籽化石发现者、县农业农村局原农艺师卢其明介绍发现茶籽化石的具体时间和过程,他于1980年7月在晴隆县碧痕镇新庄村营头大山发现茶籽化石,充分印证了该区域为世界茶源地。

  “来到这里,感觉心旷神怡。在这里发现茶籽化石绝不是偶然,而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嘉宾樊园芳感慨道。

  茶树枝蔓,光影斑驳。在清韵茶园,观摩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清韵茶园地处海拔1200至1400多米的缓坡地带,茶园四周森林环抱,林茶相间,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微域小气候,茶园基地按照“生态、环抱、安全、绿色”原则生产管理,实行“统一采摘、统一标准、统一防治、统一加工、统一包装”“五统一”模式进行生产加工。

  晴隆是产茶大县,茶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从3月22日到现在,每天有100多人上工,每天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上,累计到我们茶场采茶的贫困户有80多户。加工车间里有3户精准贫困户,是我们的固定工人,他们的工资都在3500元以上。”晴隆清韵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走进晴隆县3000吨精制茶叶加工厂,茶香扑鼻,机器轰鸣,工人统一服装、戴着口罩正有条不紊地忙碌在各自岗位上,杀青、造型、提香、筛选,称量包装成品茶,一派繁忙生产场面。

  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茶文化专家岳龙参观完茶叶加工厂后说:“这个茶叶加工厂很不错。从加工车间的专业化能看出,晴隆县下了功夫,抓住了‘茶籽化石之乡’资源优势和全省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发展机遇,孕育出的‘早生、优质、生态、绿色、健康’晴隆茶,远销海内外。”

  工人加工茶叶

  2019年以来,晴隆县立足“茶籽化石之乡”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全省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发展机遇,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采取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配置、全利益链联结、全生态链建设、全责任链落实的“五全模式”,打好生态牌,念好“古茶”经,将育苗、种植、加工、交易、冷链、物流、展销、茶旅等环节紧密衔接起来,实现茶叶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目前,该县有茶园13.2万亩,投产茶园6.7万亩,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1100亩,预计2021年达到20万亩规模,形成“10个万亩茶叶乡镇、20个3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的规模化产业格局。同时,已配套建成投用1个3000吨精制茶叶加工厂和16个初制加工厂,夏秋茶和茶叶精加工能力提高到6000吨,全年产值预计达到3.36亿元,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人口120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户3.2万户13.4万人增收。

  不仅是晴隆赢得了一组漂亮的数据,茶产业作为黔西南州“十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是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制定了《黔西南州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召开全州茶产业发展推进会,通过全力推进规模化、集团化、标准化、品牌化,一体化、信息化推进全州茶产业发展,全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百亿级产业。

  截至2020年8月底,黔西南州茶叶种植面积51.6万亩,投产面积29.6万亩。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带贫致富作用日益凸显,真正实现了企业发展、茶农受益、产业壮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 实习记者 唐 蓉 钱凌芸)

相关热词搜索:晴隆县 化石 茶叶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