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守初心担使命

发布时间:2020-01-18 15:09:35      来源:黔南日报

  杨靖 翟清娇 本报记者 杨佳森

  “驻村,驻村,四年驻遍三村。修路,修路,修进千家万户。”这是平塘县克度镇群众编送驻村书记吴立果的顺口溜,“路不通,群众脱贫心里慌;路打通,群众致富就有望”。

  吴立果是黔南脱贫攻坚一线成千上万扶贫干部的一个缩影,他们帮助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脱贫产业带农增收、助贫困户长志气转思想、建群众自治机制强管理……正是脱贫战场坚守着的每一份为民初心和使命担当,我州才取得当前“6县市贫困人口清零、6个贫困县达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降为0.68%”的战果。

  实践证明,精准扶贫,关键在党,谋事在人。

  如何压实脱贫攻坚的“将帅”责任?黔南构建了州县镇村“两部一站一室”党建扶贫“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分别由党政“一把手”任双指挥长;制定“下抓两级”制度,由州四家班子领导抓贫困乡镇,县市党政班子成员抓贫困村,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遍访贫困户。2019年,47名州级领导联系包保177个贫困村,州委书记、州长亲自走访贫困发生率30%以上的31个村,逐村指导制定“按时打赢”方案。

  脱贫战绩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最直接的检验。去年,在对12县市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以及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和重点村进行评估后,调整了不适应脱贫攻坚需要的4名县级党政正职、3名履职不力的乡镇党委书记。

  决战决胜,既要“挂帅出征”,更要“排兵布阵”。举全州之力脱贫攻坚,村支“两委”和致富带头人的“领头雁”队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下沉干部、网格员、农业专家、金融支书、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尽锐出战,聚力脱贫。“主攻手”、“生力军”、“外援兵”,为了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刚来新阳村时,村里基础设施差,想用电脑没网,想洗澡没热水,村里事情杂、多、细,每晚加班到凌晨,慢慢靠着一点一滴付出,最终换来了群众的‘点赞’”。三都县中和镇新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莫华建道出了很多扶贫干部的心声。

  大浪淘沙,英雄辈出。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过程中,呈现出带领村民凿出出山隧道的“女愚公”邓迎香、放弃外乡一手创建的马尾绣公司并回乡唱响水乡脱贫战歌的村支书潘永贤、当上“牛老大”的返乡致富带头人“矮哥”王华银;村民写联名信挽留的驻村干部蒙晖;为克服方言“拦路虎”,和群众拉家常做笔记的“驻村博士书记”罗将……他们都是冲锋陷阵的“尖兵”,一头挑着脱贫攻坚,一头挑着乡村振兴。

  如何选出脱贫攻坚“尖兵”?州县组织部门把“因村派人精准”摆到重要工作日程,划出一道道选人用人硬杠杠。2019年,全州调整了72名不称职不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105名村“两委”干部,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316人,培育村级后备力量4882名;对存在身体健康、家庭变故等原因的377名驻村干部进行了替换;出台帮扶单位领导班子驻村轮战办法,推动州县部门1786名班子成员轮流驻村,帮助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2.7万个,化解矛盾纠纷522起。

  在州委副秘书长、州扶贫办主任、州移民局局长梁玉林轮战驻村的罗甸县边阳镇里博沟村,当谈及脱贫攻坚工作信心时,村里负责人说:“有扶贫办主任给我们撑腰,脱贫攻坚怎能没有信心?”

  “一把手”带头驻村,帮扶更加有力,短短几天,州移民局协调解决了里博沟村白杨山大桥建设项目资金缺口问题,为该村筹集村级文化中心设施购置及文化墙建设资金共3万元。

  扶贫一线,有夫妻同时驻村未能按时为儿子操办婚礼的故事,有一家三口同时驻村,开家庭会开成扶贫交流会的故事,有像丁永华、邹昌科等扶贫路上“因公殉职”的故事……

  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2019年,黔南认真落实州委出台的关心爱护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激情20条措施,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使用县级干部75名,从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102名,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32名;严格落实帮扶干部每月1100元生活补助、往返车费、保险等待遇;将村级干部月报酬提高到3000元以上,104名村干部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推荐省州表彰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261名,先进党组织101个。

  扶贫干部有干劲、有盼头,减贫事业活力不断,动力十足。

  “子女都外出打工了,好多田都种不到,现在流转出去,一年能有4500元的租金收入,来基地打工,每天还有80元”,在独山县基场镇阳地村蔬菜项目基地收莴笋的熊文仙老人说道。

  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量化入股分红、村合作社固定分红,阳地村从蔬菜产业中实现了“一地生四金”。

  产业革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而村一级党组织是带领贫困群众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的“引擎”。为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各地在产业链、合作社、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等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在贫困任务较重、贫困偏远村民组建立党小组,推动党的力量到组到户。

  目前,全州建立产业党组织1465个,边远贫困村寨党小组4587个,通过党组织把扶贫干部力量汇聚成一块“磁铁”,把群众吸引到产业革命这块“磁盘”上来。

  与此同时,针对省委孙志刚书记到黔南调研时指出产业革命中组织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将其作为主题教育中整改落实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出台《黔南州推行“村社合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意见》,通过明确三权(赋予身份权、放活经营权、下放审批权),整合三资(资源、资产、资金),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推动村集体经济三化发展(规范化、实体化、企业化)。目前,规范建立“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298个,全州村集体经济积累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有490个。

  党的组织优势除在“村社合一”利益联结贫困群众中得到充分体现外,在先进村帮扶贫困村过程中,再一次得到有力验证。

  罗甸麻怀村与邻近的民进村成立联合党委,带动民进村发展烤烟、刺梨等农业产业;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与拉易村结对子,帮助易拉村挖掘月亮山生态旅游品牌资源;贵定县先进村帮助被帮扶村科学制定“全民公约”“村规民约”,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全州各地按照“地域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强带弱型”“产业引领型”“村企融合型”联合村党委,推动381个先进村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形式精准结对帮扶353个贫困村,实现携手抱团发展。

  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主题教育中首先就要践行的初心和使命。寒冬辞旧岁,子鼠报春来,黔南大地,6800多个党组织和16万余名党员带领各族群众乘势而上,将为这段轰轰烈烈的减贫史划上圆满“收官之笔”。

   相关热词搜索:党组织 黔南 干部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