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多姿多彩的“石桥”文化

发布时间:2020-08-10 13:58:11      来源:黔东南日报

  “千年桥,万年路。”古老的侗家山寨流行这一种说法。当你踏进天柱县古朴美丽的侗乡时,在溪水上,水塘边,就会看到一座座美妙而碧雅的石板桥、石拱桥,还有那造型迥异的鲤鱼桥。它们横贯在寨子的要道,让来往行人畅通无阻。

  “流不断的江河水,踩不断的石板桥。”人们常常把长久的婚姻比成是千年不断的流水和桥梁,可想而知,侗寨石桥绝非常人想象的仅供行走那般简单。

  石板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剪子桥,另一种是平铺的石条桥。

  剪子桥,是在较浅的溪水边,用两根石条绞成的像一把剪刀一样架设而成的桥梁,这种石桥没有桥墩,没有桥堍,而是充分利用交叉而成的稳定性铺成的,中间的石剪子就是承接起点与终点的“稳固性”。横铺在上边的石板大都是四块,右与左,以追求左右平衡的模式。每逢溪水大暴或涨潮之时,剪子的横断面“狭窄”,容易让水流减速,不增加桥的负荷,所以,在春夏季雨量充沛的季节,保持着它长期的稳定性。

  剪子桥的架设者,大都是古时候寨子里较有实力,有爱心的人士“起工架马”,然后由寨里的寨老牵头号召,大家纷纷解囊捐献而架成的桥,这类桥大都称之为“功德桥”。一般情形之下,剪子桥的捐款者很有限,树碑立传的义举少之又少,甚至全无。

  石条桥,相比之下要小得多,它的架设只是在既小又窄的溪水处架起的桥,只供寨人行走方便的小桥,当然也是常人行遍的“要害之处”。桥的架设者大都是村子里较有经济实力的“财主”或“东家”,在“一梦”或者“一算”之下完成的产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的训示不但如此,而且在有钱人家的脑子里更为严重,甚至迷信,认为家里沒有个男孩就视为无后,没有后人,偌大的家业归谁呢?在冥冥当中得一梦之后,再请当地的阴阳先生一算,要想有后,就必须“修因赔德”,破费圆梦,一功解千厄呀!于是,在阴阳先生的撮合下,有钱无后的财东家们就义无反顾地架起了一座石桥,供千人行走,万人跨,石条桥又称 “求子桥”,常态下,“求子桥”大都刻有桥者的名字还有架设的年限。

  “我们寨子的这一座石板桥,架设于清朝的乾隆年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当时,村落商贸通行,人流不绝,寨人就捐资建了这一座桥,不过,后人有发迹的商贾,他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了四块石板。”高酿镇邦寨村一位寨老的指点,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横跨在一条清澈溪水上的石板桥。

  石拱桥,平常下分为一孔桥、三孔桥、五孔桥、甚至七孔桥,大都以单数孔为桥,究其原因,大致是为了追求石拱桥的稳定性而取的数码。

  大的石拱桥,大都建在一个村寨或几个村寨的商铺通道溪面上。这种较大的石拱桥,不是由某一个人出钱,或者是单个寨子出钱修建,修建者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种是由村子里某一个有头有面的人物出马,把修造桥的信息发出,然后找上几个有义务的募捐者到处化缘,经过三五年的艰难历程,把所有捐到的钱拿出,寻找工匠修建。在当时既没有水泥结构,又没有炸药炮石的情形之下,一石一块都得依人工的双手细慢雕凿而成,真可谓实属不易啊!这样既艰苦而又繁琐的石拱桥,一定有石碑记载桥的募捐者与起工的“化首者”,立在石桥的显眼之处,让来往行人都能够入眼看到。

  另外一种修造的模式,由村子里的某一个有财力的开明绅士先把造桥的钱垫上,由他请人来修复,不惊动别人。当人们看到一座桥即将修成之际,有良知的村民,或者有经商必走此路的团队,后续把修桥的资金补上,这样的石拱桥,也称“共众桥”。桥分主人与赞助人,桥主的名字赫然写在首位,剩下的才是资助者的姓名,大都是以千秋万代为盖名镌刻之碑上。

  “这座桥修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寨子里的财东家出一半的钱修建而成的,桥上通四十八寨十条街的商铺,下走三十八村的牛街旺铺,是一条古往迄今的商贸石桥。”在另外一个村庄,一名上了年纪的老人娓娓而谈。

  “鲤鱼跳龙门,村庄出凤凰。”“深山出宰相,茅棚出孟姜。”常言说道,每一个村寨,每一个村落都希望自己的寨子里能出几个“大盖面”人物。因而,在一个个村子的寨脚,大都有几个深而大的水塘,里边养有许多的大红鱼,意欲着村寨发达而向上。在这些鱼塘的壤接处都需有一块小而巧的石板桥,上边大都刻有一只大的鲤鱼于上边跳跃腾飞,意欲村子里有才的俊英们能够跳龙门,跳出山外,飞黄腾达。

  ( 龙胜洲 吴国熙)

相关热词搜索:石拱桥 石板 寨子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