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以“六全”旅游为抓手 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0-10-27 23:32:13   作者:杨云   来源:镇远网
   镇远,自汉高祖五年设县以来,2280多年的历史长河,使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

一、镇远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镇远,自汉高祖五年设县以来,2280多年的历史长河,使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现已形成多张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县境内交通便利,有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瑞高速等穿境而过,距凯里、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阳机场分别为50公里、6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距三穗高铁站40公里。

近年来,镇远按照省、州的战略部署和确定的主基调,在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文化旅游强县”主战略,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加速发展为核心,在加速发展中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追赶进位”的良好态势,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有各类文化旅游服务企业1600余家,其中宾馆客栈700余家、农家乐150余家,旅游餐饮企业500余家,旅游购物店100余家,旅行社、旅游车队及景区管理企业50余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20000余人,“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日趋完善。

2016年以来,立足县情,我县以“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为抓手,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具体做法及措施

(一)以古城提升为核心,推进“全境式打造”

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老景区要有新作为,大景区要有大担当”,“镇远古城景区要在‘提升、拓展、挖掘’上做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镇远古城景区为核心,以?阳河景区为纽带,以高过河景区、?阳河、铁溪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为支撑,推进产、城、景、文、旅深度融合和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一是依托镇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片,大力实施古城景区提升工程,围绕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累计整合资金15亿元对古城景区进行保护和提升,完成青龙洞古建筑群、“和平村”旧址、古码头等一批有代表性古建筑的修缮,新建古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1座,游客服务点15处,A级旅游厕所32座;建成盘龙桥至文化园亲水平台800米,整治河滩2.1万平方米,维修新大桥至镇江阁栈道379米,石屏山护栏3600米;复建青石板街道1.56万平方米,整体恢复古民居15家、古巷道6条、古码头12处、门楼4座;安装各类旅游标识牌3000余块;建成智慧旅游体系,实现古城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有效提高古城景点观赏价值与吸引力,景区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二是以创AAAA为目标,提升打造高过河、?阳河、铁溪等景区;依托传统的民俗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建设报京大寨、尚寨苗屯、涌溪匏瓜、青溪铺田等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一核多点”、“百花齐放”的旅游格局。三是按照“一城一环一带三组团(即镇远古城、绕古城休闲度假环、?阳河休闲带以及高过河户外漂流运动组团、江古四季康养组团、报京-金堡民俗体验组团”的空间布局和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以黄桑田和文德关农业观光示范园、沿河板滩旅游景观带和两路口大健康养生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耕体验、康体养生等产业,催生一批新景点。四是以?阳河为纽带,强化与上下游邻县合作,积极推进?阳河流域旅游一体化,推进县域景区景点从“单兵作战、各自为阵”走向协同发展,实现?阳河全域旅游直通,构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养生、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慢游产品体系,推出带动全域、延伸周边的特色精品线路。

(二)以产品开发为前提,实现“全季节体验”

针对我县旅游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淡旺季明显、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开发具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载体。一是深入挖掘古城景区内涵,积极整合包装一批特色小吃一条街、旅游购物一条街、文化娱乐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做足城区段?阳河上下游、石屏山山上山下的景区拓展文章,减轻古城景区承载压力,培育休闲娱乐主体,丰富古城“夜游”、“夜娱”产品体系,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实现旺季更旺。二是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节庆赛事、康体养生等为“卖点”, 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生态旅游、自驾游体验等休闲度假产品,提供传统手工艺制作、农耕农事、民族传统节日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民俗体验活动,大力发展户外露营、野外探险、?阳河水上运动、山地赛跑等健身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和旅游偏好,着力打造“四季品牌”,真正让淡季不淡。三是强化应急值守,重要涉旅岗位实行“全天候”值班制度,及时处理旅游突发情况,确保旅游安全运行。

(三)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促进“全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旅游业具有经济拉动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启动“旅游+”功能,一是以新型农业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科普宣教、自助狩猎等旅游新产品,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农庄体验等农文旅结合项目。二是以青酒集团白酒酿造工艺、绩曲酒特色酿造工艺、花酒酿造工艺、老青溪铁厂遗迹为突破口,加强工业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三是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物流、信息咨询、研发设计、商贸餐饮和连锁、专卖、特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促进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地深度整合,相融相盛,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做到产中有景、景有有产,实现步步是景,处处可游。

(四)以群众发展为目标,带动“全社会参与”

围绕构建大旅游格局,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强县战略,在旅游基础设施、景点打造、业态丰富、产业培育上,不仅仅靠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更要靠全社会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围绕脱贫攻坚奔小康目标,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工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突出乡村特色,把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文化传承相结合,整合特色优势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活动,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旅游发展红利,自觉、积极投身到旅游事业发展中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出让游客有吃、有玩、有乐、有知的旅游产品。加强干部县情及旅游素养培训,增强全民抓旅游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我县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质量。

(五)以全面提升镇远旅游形象为保障,施行“全方位服务”

在加强旅游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加快《镇远古城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旅游行业“十佳”评选活动,塑造旅游服务标杆。组建镇远旅游行业旅行社分会、酒店住宿业分会等旅游协会,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提升旅游行业内的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开辟绿色通道引进高素质的规划创意、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导游讲解等紧缺人才。强化旅游行业职业培训,加强旅游企业主、导游等从业人员培训管理,每年培训600从业保山余人次。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重点培训,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成为合格的“导游”,提升我县旅游服务总体水平。倡导“镇远是我家,爱我?阳河”的理念,激发全县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整体文明素质提升。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镇远”活动为抓手,加强旅游综合环境打造,真正让游客在镇远“行之顺心、吃之放心、住之安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让镇远之旅成为国内外游客憧憬向往的纵情山水之旅,返璞归真之旅,追忆乡愁之旅。

(六)以建立健全旅游体制机制为保障,实施“全区域管理”

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发展目标和考核内容。加快推进旅游机构改革,拟组建镇远古城保护管理局和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构。以财政拨款、企业赞助、经营权拍卖、门票收入等方式建立古城保护基金,加快融资步伐,形成古城保护融资新机制。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旅游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预案,不断提高全县旅游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进行。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全力塑造“心居何处、自在镇远”品牌形象,以沪昆高铁和贵广高铁线为纽带,深入拓展省内、湖南、重庆、四川等近程市场,积极开拓珠江、长江三角洲等新市场,逐步拓展港澳台、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形成一个覆盖国内各省市及周边国家的营销大网络。联合雷山西江、铜仁梵净山、湖南张家界等景区,共同推出贵州东部旅游黄金线;强化与黄平、施秉的联动与合作,打造推出以?阳河为主线,集古城文化体验、漂流探险、自然非遗观光为一体的黔东南北线精品游线。

当前,镇远县正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强县”战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大县”为目标,以文化旅游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发展思路和“一城三带五团”的发展规划,以镇远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示范引领,带动县域内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协同发展,建立“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旅游发展新模式,构建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编:徐银珍  审:吴贤和)

相关热词搜索:旅游 景区 镇远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